上海的房东有没有察觉,最近在打击群租方面,上海的力度在不断加大? 这不是错觉。上海市住建委、市精细化办最近对媒体表示:从9月份开始,上海共收集了4.2万条群租问题线索,并已对其中2.3万条整治排查,预计到11月底所有的4.2万条线索,全部动态清零。 从这次整治的数量来看,这次是有点动真格了… 群租热线投诉线索(条) 群租街镇排摸线索(条) 典型群租案例:户业主,自住只有11% 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的盛华景苑是年建成的动迁小区,总户数户,业主自住率仅有11%,“群租”现象盛行。 这个小区曾发生过一次名动一时的“火灾”,年其高层的群租屋起火,牺牲了两名消防员,当时曾连夜取缔违章隔断,但直到今年盛华景苑的群租现象还是层出不穷。 不仅是盛华景苑,华泾镇这块地方的群租现场整体也比较普遍 它地处徐汇区与闵行区交界处,属于“两不管地带”;外来人口2.6万、占比35%左右,大部分从事快递、外卖、滴滴快车等行业;房屋类型又是以动迁安置、售后公房为主,所以有大量出租房。 盛华景苑“群租”现象一度盛行 盛华景苑的群租治理办法,也是目前上海打击群租的典型方式: 由多个部门联合建立“群租治理管理网络”。居委会、楼组志愿者组成的“楼组管理网络”,开展常态化巡查;劝阻无效的群租户,直接报城管部门依法强制进行整改。 盛华景苑“群租”整治现场 盛华景苑是华泾镇群租整治难度最大、市民服务热线投诉最多的小区,报警率为周边小区的2倍至4倍。 值得一说的是,上海人民打击群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,此次专项行动收集群租线索的主要渠道,就是来源于市民投诉。 可喜的一点,截止目前盛华景苑群租现象,终于基本清零,投诉量和警情量分别下降90%、50%。 数字化手段解决群租问题 引进“二房东”房源托管公司 除了人力摸排群租以外,最近上海还采用一些数字化手段,来辅助解决群主问题。 比如引入人脸、指纹识别技术,在小区道闸、防盗门,在小区、楼道出入口增配技防设备,实现智能化防范; 重点小区纳入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后,会通过大数据分析,掌握小区人员变动、异常报警、黑灰产业等情况。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:居民家的用水量、用电量一旦出现异常变动,相关数据就会出现在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成为推进群租治理的辅助手段。 为了实现出租房的规范管理,华泾镇还引入规模化正规代理经租机构憓家公司。 这家公司有两个作用:向业主收房源,托管群租二房东未到期房源。 1、与业主签订五年以上租房合同,作为储备公租房进行市场化规范运营。 2、对租约还没有到期的二房东,开展约谈,延续其依法签订的租赁合同,同时将手中的房源委托憓家公司代为管理。 根据对外数据公布,目前憓家公司已托管二房东房源套。 清零还没完,后续将加强严控群租“返潮” 据悉,今年9月,上海市住建委、市精细化办会同市平安办、市公安局、市房管局、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本市住宅小区“群租”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》,明确从9月至11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群租治理专项行动。 上海市住建委、市精细化办表示,在4.2万个“群租”问题线索全部动态清零后,还将出台“加强住宅小区群租治理实施意见”,做到“存量群租零遗漏、新增群租零增长、已整治群租零返潮”。 另外,上海市还强调了责任、属地管理 落实首报责任。强化物业企业、房产中介发现、制止、报告责任,建立行业自律、信用记分、行政处罚、取消补贴、退出市场等惩戒措施; 强化属地管理。将群租治理成效将成为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平安建设的指标,纳入市对区绩效考核评估范畴; 建立防返潮机制。群租整治后回访纳入治理闭环,建立定期回访排查制度;加强对违规业主和“二房东”的监管、告诫力度,推行出租人黑名单制度;对出现返潮问题的点位,执法部门可快速实施现场处置和行政处罚。(转自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