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距离“西安楼市新政”发布近30天,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日子里,新政的表现就像一套从天而降的掌法,雷霆万钧却也回味悠长,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西安楼市的规则将受到深远的影响。 但让人倍感意外的是,新政还没将新房市场冲个七荤八素,西安的二手房市场却先变了天。 1 这一点,在二手房存量方面最明显: 据诸葛找房数据,3月29日,西安楼市新政出台前一天,西安共有套有效二手房挂牌待售;4月1日,西安二手房挂牌房源套,相较两天前锐减近万套。 4月19日,西安二手房市场均价依然维持在元/㎡,但有效库存却直接掉到了套,数量相较新政前近乎“腰斩”。 难道是新政“后劲儿”太大,新房入市门槛提高后导致二手房市交易火爆吗?恐怕不是。据网站数据,截至目前西安二手房90天内成交仅套,相较3月底+的有效二手房源,还有套二手房消失不见。换个说法,下架了。 有趣的是,4月23日诸葛找房中的西安二手房房源再次回到8W+套。其实在这不到一个月内房源的暴跌与暴涨间,背后依然是新政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。 前不久,上海链家也曾一夜之间下架了万余套二手房源,后回应是因为积极响应地方政府部门相关政策,严查彻查虚假二手房源信息,开始全面整改。 同样的,3月16号西安住建局也曾发布文件,明确要求中介机构不得煽动出卖方抬高房屋价格,挂牌价格不得虚高。当然这只是二手房源遭“腰斩”的原因之一,重头戏还得看西安新政。 在“新政”第四条“整治规范市场秩序”小节中,提到了“逐步建立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,规范中介机构房源信息发布行为。” 翻译一下,西安正式将“二手房指导价”提上了日程。 2 问题来了,指导价是什么? 2月上旬,深圳住建局发布了“关于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”的通知,内容不多,却十分有力: 以二手住房网签价格为基础,参考周边一手住房价格,综合形成全市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。 总结一下,房主、中介说买多少不算数,要跟着政府指导价走。 看到这里我们要认清一点,政府机构结合市场研判给予买家的“指导价”大概率要小于中介机构或是卖家的挂牌价。我们拿租房市场举例,西安雁塔区公租房的官方指导市场价格为14元左右/㎡,也就是说一个50㎡左右的一室一厅租下来仅需要不到元,然而实际上同样面积的房子在市场上租出去至少需要元。 所以,当“指导价”出现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时,就已经能够决定绝大多数房子需要向下调整价格,才能完成交易。与此同时就会导致多很多房源下架,进行价格调整,进而影响整个二手房市场房源骤减。 看到这里,可能很多还没买房的刚需都要笑了,这哪里是什么指导价,简直就是良心价。先别笑的太早,指导价是一把双人剑,在影响二手房价格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刚需买路上的绊脚石。 3 理论而言,指导价利好买方,利空卖方。因为在推进肃清二手房源信息的同时,也将价格变得透明化。“买的都没卖的精”前提是卖方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差,而现在政府介入给买房填补了必要信息,自然交易就更加公平。 但有个问题,银行放贷也只认指导价,这就导致了首付上升。 打个比方,我打算买二手房,看上了一套指导价80万的房子。但房主只愿意以万成交,这时候我只能先去银行贷款80*30%=24万,然后再另外付房主20万“差价”,合计支出24+20=44万元。 在指导价之前,其实我只需要付*30%=30万的首付就够了。 但有一说一,指导价政策的施行最终还是利好购房者。 在“房住不炒”大基调下,所有地产政策都往上靠都不会错。虽然短期内看指导价的出现导致了买方的首付支出增多,但稍微长远看,指导价的出现增加了成交难度,直接导致杠杆成本上升。再加上各地纷纷将二手房限售时间上调,导致炒房成本直线上升。 炒房客撑不住了,降价出售房屋,降到什么价格?指导价。 所以,“房住不炒”才是指导价出现的底层逻辑。不同于限价、限购、限售这些上来就见效的“猛药”,指导价更像是需要长期服用见证效果的“慢药”。 回到西安,眼下新房均价在元/平米,二手均价格已逼近元/㎡。虽然各个区域各个项目情况不能一概而论,但不可否认西安二手房价中水分是存在的。当指导价入场西安“挤水”后,起初的“绊脚石”是否会成为刚需的“垫脚石”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 (二三里编辑LMR)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2445.html |